This “axis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too beautiful to move. 这条“建筑文化之轴”,美得让人挪不开脚步

浏览量:263.0万次 发布时间:2023-08-17 15:5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丨中轴线上的建筑文化
IMG_256
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建筑,是城市格局的基本构成,是都市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首都文化的形象化标志。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建筑,处于稳定与多变的互动之中,具有自身的演变逻辑和独特的发展轨道。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建筑,具有一般城市建筑的普遍功能,同时更具有“首都”建筑与“中轴线”建筑叠加的特殊功能。作为一种由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积淀而来、具有多重属性的有机整体,决定了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构成的丰富和表现形态的多样,也决定了打开路径的多维与跨界。

中观视角建构的中轴线

延续至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是北京城市骨架的核心特质。
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的时代背景、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色,时时处处挑战着来自不同时空的过客。“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这一个”的研究,永远具有当代人的优势与缺憾。
从当前实际出发,为了更好地研究、阐发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有必要引进“中观”的研究理念和考察视角。这里所谓的“中观”,并不等同于空间范围的大小,而是强调确立类别意识,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选择适当的理论框架,注重对被考察事物进行专题分析。
地方志的体例结构,讲究“横排纵写”,也就是横分门类,纵述史实。与此相类似,坚持整体理念、多维视角和专题意识,以时空条件和整体社会—文化价值的宏观分析为背景,以带有典型意义的中轴线建筑个案梳理为基础,以文化形态和价值功能分析为重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对中轴线建筑文化进行分类、分层的专题性中观研究,既是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又是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纵”与“横”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IMG_259
从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的横断面把握演变规律。元大都以来,北京城延续了800年,中轴线建筑生长了800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构成要素有增有减,其主体功能有延续有转变,其表现形态更是多种多样。历史积淀、社会背景、时代主题、意识形态、异质文化、民风习俗、学术流派、个人风格等等的流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于某个阶段建筑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发。而这些不同阶段的价值,最终从各种角度解说、充实、丰富着中轴线建筑文化的整体价值。
从中轴线建筑文化价值的纵剖面把握整体特征。就总体而言,作为首都文化的基础载体,中轴线建筑文化以特色鲜明的物质文化为主,同时又具有丰富深厚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中轴线建筑的构成要素,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时刻处于“城与市”“城与人”多种要素的互动之中。中轴线建筑文化的每一个具体内涵,既是丰富的又是生成的,时刻处于自身价值与外溢价值的互动之中,不断地延展和扩充着自己。由诸多构成要素决定的中轴线建筑文化的表现形态,更是呈现出多样而交织的状态。

肌理相应的大中轴

IMG_262
北京的城市中轴线是一个“以历史遗存的皇家宫殿、皇家园林以及当代重要公共建筑及城市广场为核心,由一系列皇家坛庙、民居街坊、自然园林、历史街道、水利工程、防御工程以及重要的标志建筑和城市景观,遵循特定的布局原则组合而成的统一空间整体。”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中轴线的基本轮廓及其节点上的主要建筑,历经岁月风霜,凝聚了北京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精髓,呈现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功能各异的文化形态,其组成要素及指标因子的有机互动构成中轴线文化的谱系特征,充分体现出北京无可替代的城市文化标志价值。北京中轴线的建筑格局及功能,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这个城市的与众不同;其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反映着隐含其中的客观规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古都历史文脉核心要素与文化精髓的典型特征。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与中国早期的“居中观”与“南面观”相适应,在《周礼·考工记》中,对封建王朝的都城规划和建设做出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作为“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以元大都的规划和建设为起点,北京城严格遵循传统的“营国”理念,按照“天人合一,象天设都”的都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思想,承袭“天子”为普天之下唯一统帅的大一统思想,鲜明体现皇权至上的传统理念,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北京城是建筑结构形象与政治制度、人伦规划的有机整体,具有“都”与“城”各种功能有机融合的鲜明特征,最终服务于这座城市的所有居民。
IMG_263 故宫博物院
皇家文化是中轴线上的核心文化。其载体,主要包含皇宫、皇室生活、皇家祭祀、皇家园林以及衙署设置等。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皇宫设施,紫禁城金碧辉煌、宫院栉比,建筑空间序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别。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处理国家政务之处;历代帝王在午门和天安门颁布“圣旨”。三大殿北面的后寝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两侧的诸多宫殿,是皇室主要成员的生活空间。位于皇城之内的西苑三海,成为皇室生活的重要场所和辅助办公机构所在。位于中轴线两侧的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包括地坛以及与中轴线形成轴对称的朝日坛和夕月坛)等,构成最高规格的皇家祭祀天地、日月、祖宗、社(土神)稷(谷神)、先农(神农)和籍田礼的场所,表达着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也是封建时代“天子”宅中治天下的重要标志。位于阜成门内的历代帝王庙,是封建王朝核心理念“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生动写照。午门颁朔、钟鼓楼报时与日晷计时,均在中轴线上,代表着皇帝向天下万众授时的最高权力。建于宫城之中的钟鼓楼(后称文武楼)和元大都时期建于中轴线北端的都城钟鼓楼,每天定时向世人宣示“国家时间”。紫禁城内外,分布着内阁、军机处、六部、三院等中央枢纽机构,体现出封建社会行政文化的时代色彩和阶级特性。
元代和清代统治者的主体,都是发祥于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渔猎民族,伴水而居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水是城市生活的命脉。元大都以自然水体作为全城的核心区域,在金代大宁宫的基础上建设太液池(今北海),围绕太液池形成皇城之内的宫苑区。为了保证皇家宫苑水源供应的清洁、充足,专门设计开凿了一条供水渠道,直接引用玉泉山的泉水,从和义门南侧水关入城,而后向东,大致沿着今柳荫街向南折,注入太液池。在紫禁城周围开挖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兼有军事防卫、排水、蓄水等多种功能。明初,开挖从玄武门西(今神武门)的涵洞,沿紫禁城内西侧南流,过武英殿、太和门前、文渊阁前到东三门,再经銮仪卫之西,从紫禁城的东南角流出。又在紫禁城内开挖了若干条排水干沟,院落中积水全部汇入内金水河流出。诸多精到、科学的设计,在紫禁城中形成水在城中流、城因水而秀的景观,同时也进一步彰显水文化在北京都城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IMG_264 图源网络:手绘制图/翟长锋 图片制作/沙楠
按照都城建设的规制,就其地位和作用而言,沟通东西和南北方向的通衢大道是城市的“动脉”,分布在大道两侧的数千条胡同是“毛细血管”,胡同中众多的四合院则是“细胞”。这些横平竖直、讲究规矩的胡同-四合院,与紫禁城里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水乳交融,构成北京城市的肌理,规范着京城百姓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传达着京味十足的文化情调。广义而言,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层城郭嵌套而成的北京城,本身就是一座结构严谨、功能齐备、内涵丰富的超大规模四合院。皇帝从紫禁城发出的旨意,经过层层传导,最后成为京城内外所有成员的共同意志。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胡同-四合院中的平民百姓,用自己的知礼与明理、豪爽与内敛、开放与坚守,书写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京味文化,拱卫着京城的基本生活方式与核心精神。

文脉荟萃一条线

中轴线及两侧的商业形态,主要包括传统商业街区、庙市经济、城门经济以及老字号,等等。北京城市商业街区的布局,展示出“中轴突出,两翼对称;城门热点,东南最著;集市庙市,相牵相连;公共空间,综合功能”的鲜明特点。从古至今、由近及远、自北向南,渐次展开,绵延至今,生动地体现出历史演变规律与理论发展逻辑的一致性。位于元大都城北部的鼓楼街市,成为当时京城最热闹的商街,也是体现“前朝后市”规划理念最鲜明的区域。明代正阳门与大明门之间的“朝前市”,生动地反映出北京城市生活的变化对商业布局的强大影响。以鲜鱼口和大栅栏为代表,前门大街形成明清以来著名的商业街区;劝业场成为展示近代实业发展成果的场所。在清末民初,位于中轴线南端的天桥地区与西侧的香厂路新市区,象征着步入现代的北京城市商业为市民提供新的服务。在更外侧,隆福寺和护国寺是在庙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城庙市经济服务周边百姓的典型代表。花市大街由鲜花而绢花,逐渐演变成为京城手工业的集散地;琉璃厂街因京城书市迁徙、历代举子进京赶考和官修《四库全书》而成为中外闻名的文化街。东单-王府井与西单北大街是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型商业街区。在“北京四九城”的城门中,崇文门征税,朝阳门进粮,阜成门运煤,西直门送水,于是在这些城门附近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交易场所。包括谦祥益、劝业场、瑞蚨祥、祥义号等老字号在内的大栅栏商业建筑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著名的北京城市地标。
IMG_267 大栅栏商业街
历代皇城之内,均设有宫廷音乐主管机构,宫廷音乐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音乐的最高端形态。元大都时期,作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码头所在的鼓楼商街,同时也是戏曲集中的地区。适应各地行商、南北船民和大都市民的需要,关汉卿等人创作的元曲和元杂剧,曾经在海子沿岸和京城内外吟咏、传唱。位于西四的砖塔胡同,写进了著名的《张生煮海》。1790年以后,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大多落脚于前门外地区。在当时前门大街东西两侧鲜鱼口和大栅栏的胡同里,布满科班、戏园,“生旦净末丑”,行行出状元,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伶、名角。民国时期的“老天桥”,成为百戏聚集之地。孕育出以京剧为代表的北京戏剧、曲艺文化,持续提升京城的艺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