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峰:以人为本是推动文化产业持续繁荣之道

浏览量:145.0万次 发布时间:2017-12-01 11:55 来源: 作者: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做客人民网

【访谈一】陈少峰谈“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访谈二】陈少峰谈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专访一】陈少峰:提升文化事业效率 加强内容产业建设

【专访二】陈少峰:文化误读十种形态 文化建设十种路径

【专访三】陈少峰: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专访四】陈少峰: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法转型

【专访五】陈少峰:创新模式 以硬实力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专访六】陈少峰:以人为本是推动文化产业持续繁荣之道

编者按: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我们深入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为了更好地理解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探索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的理念与方法,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陈少峰教授。

陈少峰教授指出,随着我国今年电影票房即将过百亿,以及近日来许多文化企业在境内外相继上市,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陆续呈现出来。在思考未来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推动文化产业持续繁荣之道。

陈少峰教授说,在从今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内,中国将有120家至150家左右的文化企业在境内外陆续上市。整体上看,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度已经越来越密切,企业可以更好地通过资本运作、包括今后的企业并购而得到快速成长。不过,在这个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虽然企业家和投资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是文化产业的整体人力资源价值并没有得到较快的提升。

陈少峰教授指出,为了保障文化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内容产品创作和制作的质量,如在电影领域怎么开发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而且这种产品能够直接满足未成年和家长的要求。要提升内容产品的质量,离不开行业整体环境的改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待遇,做到“以人为本”。

针对以人为本的具体的做法,陈少峰教授指出,首先,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资本是手段,而且必须围绕着人们的创造性来发挥这种手段的作用。其次,文化企业在实现利润或者企业资本运作时,应当拿出相当的利润或者从市场融资中拿出其中的一定比率来提高员工的待遇,以保障企业留住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第三,在分配上应当重视价值创造者员工的地位,这种地位不能被资本所左右。即企业应当重视服务员工而不是服务投资人。第四,员工的收入水平应当与企业发展同步提高,与投资人的回报同步提升。第五,随着资本运作和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资金回报,员工的实业精神可能丢失,即圈钱很容易导致对辛勤努力的忽视。由此,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导向。

与以上的做法相对应,文化企业应当重视精品内容的开发,不能把资本运作当做主业,也不能为了保障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忽视内容制作上的投入,更不能忽视员工的福利和激励。

总之,陈少峰教授指出,文化企业应当改变投资人或者企业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努力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繁荣文化产业的根本,也是推动文化企业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根本。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传涛